奧數(shù) > 小學資源庫 > 教案 > 小學語文教案 >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> 正文
2009-06-08 16:41:59 下載試卷 標簽:教師 自我介紹 啟蒙教育
教學目標:
1.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
2.讀準生字,能用自己的話說出生字詞的意思。
3.細讀課文,了解蜻蜓的知識,懂得蜻蜓是益蟲;能用上課文中的有關(guān)語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介紹蜻蜓,從而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。
4.抓住描寫陶行知先生動作、語言、神態(tài)的語句體會陶先生對學生充滿愛心,循循善誘的特點。
教學重難點:
1.用上課文中的有關(guān)語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介紹蜻蜓,從而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。
2.抓住描寫陶行知先生動作、語言、神態(tài)的語句體會陶先生對學生充滿愛心,循循善誘的特點。”
教學過程:
一、談話揭題:
1.同學們,通過上節(jié)課的學習,我們在課文19放飛蜻蜓中認識了哪些人?(板書:陶行知)
2.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,他是安徽人,曾留學美國,拜當時世界最著名的教育家杜威為師;貒,他創(chuàng)辦了多所學校,我們南京的曉莊師范就是他創(chuàng)辦的。(視頻簡介)
3.剛才通過閱讀,我們知道了陶行知和孩子們發(fā)生了什么事?(板書:放飛蜻蜓)
4.相信,通過這節(jié)課的學習,我們一定能更加了解陶行知是個怎樣的人。
二、細讀品味。
1.有一天午后,陶行知先生遇到了一群孩子。(朗讀第一節(jié))
2.指名交流,教師相機點撥。
。1)他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問:“翠貞,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?”
。ù葠郏瑩崦,更加體現(xiàn)了陶行知的親切,對孩子們的關(guān)愛。)
(個別朗讀)
。2)朗讀3-5自然段。
孩子們是怎么回答的?
。ù湄、一個小男孩、幾個七嘴八舌的孩子,角色扮演,朗讀。)
(3)陶先生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,說:“還是翠貞說得對。蒼蠅、蚊子、水里的孑孓,它都吃。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?”
大家說說看,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,為什么?
孑孓的意思什么?
。w現(xiàn)了陶行知先生對孩子的循循善誘,和藹可親。)
(4)自讀課文7—10自然段。
讓我們來當小博士,通過朗讀,找出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各有什么特點?
填表:
特點
作用
尾巴
一節(jié)一節(jié),
又細又長。
保持平衡,
調(diào)整方向。
眼睛
很大,
結(jié)構(gòu)很復(fù)雜。
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。
介紹小知識:
蜻蜓點水.
詞語精讀:小心地翻過去。(為什么?體現(xiàn)陶行知不想傷害益蟲,愛護小動物。)
視頻欣賞:晚霞中的紅蜻蜓
看過,聽過,學過,能用一句話說說你現(xiàn)在對蜻蜓的感受嗎?
。5)孩子們?nèi)肷竦芈犞L招兄蒙塘康目谖钦f:“把它放了,好不好?”說著,把蜻蜓還給翠貞。(尊重學生,相信學生有這樣的覺悟,讓學生自覺自愿地放飛蜻蜓)翠貞看看小伙伴們,孩子們紛紛說:“放了它,放了它,讓它回家去。”(焦急的心情,希望蜻蜓早回家。)翠貞張開小手往上一送,蜻蜓張開翅膀向空中飛去。(望著飛翔天空的蜻蜓,你有話想跟它說嗎?)
3.將這些描寫陶先生的句子讀一讀,看看陶先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?
4.練一練,如何讀好這些句子,讓先生的形象出現(xiàn)在我們眼前。
五、聽了陶先生和孩子們的對話,相信大家一定對蜻蜓有了更多了解。老師建議大家將課文中描寫蜻蜓的有關(guān)句子再讀一讀,努力記住有關(guān)詞句。你還可以用上課前搜集到的有關(guān)蜻蜓的資料,待會兒老師請你用自己的話來介紹介紹蜻蜓。
六、總結(jié)全文。
1.學完這篇課文,你都有什么收獲?
2.出示老師的收獲: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訴,而是啟發(fā)與誘導(dǎo)。每一個學生都有一顆向善的心,教師要善于喚起學生向善的心!
七、板書設(shè)計:
19放飛蜻蜓
陶行知
捉蜻蜓-----談蜻蜓-----放蜻蜓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(guān)注奧數(shù)網(wǎng)微信
ID:aoshu_2003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(guān)注中考網(wǎng)微信
ID:zhongkao_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