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數(shù) > 小學資源庫 > 教案 > 小學數(shù)學教案 > 六年級數(shù)學下冊教案 > 正文
2009-06-09 09:10:05 下載試卷 標簽:周長 巧求周長
教材內容:人教版第十一冊第89-91頁例1及"做一做"中的題目,練習二十三的第1-6題。
教學目標:
、笔箤W生知道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含義。讓學生體驗圓周率的形成過程,探索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,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。
、彩箤W生認識到運用圓的周長的知識可以解決現(xiàn)實生活中的問題,體驗數(shù)學的價值。
、辰榻B古代數(shù)學家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事跡,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。
教學重點、難點
教學重點:理解和掌握求圓周長的計算公式。教學難點:對圓周率π的認識。
教學過程設計
一、創(chuàng)設情境,引發(fā)探究
、"幾何畫板"《米老鼠和唐老鴨賽跑》演示:休息日,米老鼠和唐老鴨在草地上跑步,米老鼠沿正方形路線跑,唐老鴨沿著圓形路線跑。
、步沂菊n題
⑴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線,實際上就是求這個正方形的什么?要知道這個正方形的周長,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?
、埔筇评哮喫艿穆肪,實際上就是求圓的什么呢?
板書課題:圓的周長
二、人人參與,探究新知
。ㄒ唬┙叹哐菔荆庇^感知,認識圓周長。
教師出示教具:鐵絲圓環(huán)、圓片,讓學生觀察圍成圓的線是一條什么線,提問:這條曲線就是圓的什么?
。ǘ├斫鈭A周率的意義
活動一:測量圓的周長
⒈教師提問:你能不能想出一個好辦法來測量它的周長呢?
、偕1:把圓放在直尺邊上滾動一周,用滾動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。則師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圓鐵環(huán)的周長。
然后各組分工同桌合作,量出圓片的周長。
、谟美K子在圓上繞一周,再測量出繩子的長短,得到這個圓的周長。同樣,先請學生配合老師演示,然后分工合作。測出圓片的周長。
、灿"幾何畫板"《小球的軌跡》演示形成一個圓。
提問:小球的運動形成一個圓。你能用剛才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嗎?
、承〗Y:看來,用滾動、繞線的方法可以測量出圓的周長,但卻有一定的局限性。我們能不能探討出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呢?
活動二: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,認識圓周率。
、眻A的周長與什么有關。
、艈l(fā)思考
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。那么,你猜猜看,圓的周長與它的什么有關系呢?
、评貌煌L度的小球形成的三個圓,讓學生觀察思考考:.哪一個圓的周長長?圓的周長與它的什么有關呢?
得出結論: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。
、矆A的周長與直徑有什么關系。
、艑W生動手測量,驗證猜想。
學生分組實驗,并記下它們的周長、直徑,填入書中的表格里。
、朴^察數(shù)據(jù),對比發(fā)現(xiàn)。
提問:觀察一下,你發(fā)現(xiàn)了什么呢?
。▓A的直徑變,周長也變,而且直徑越短,周長越短;直徑越長,周長越長。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系。)
、浅鍪"幾何畫板"《周長與直徑的關系》演示。
⑷比較數(shù)據(jù),揭示關系。
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4倍。那么,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是不是也存在著固定的倍數(shù)關系嗎?猜猜看,圓的周長可能是直徑的幾倍?
學生動手計算:把每個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填入書中表格的第三列。
提問:這些周長與直徑存在幾倍的關系,(3倍多一些),是不是所有的圓周長與直徑都是3倍多一些呢?教師演示"幾何畫板"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概括出: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,板書:3倍多一些。
⒊認識圓周率
、沤沂緢A周率的概念。
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(shù),其實是個固定不變的數(shù),我們稱它為圓周率。圓周率一般用字母π表示。板書:圓周率
現(xiàn)在,誰能說說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什么關系?誰是固定的倍數(shù)?完成板書:圓周長÷直徑=π
、平榻Bπ的讀寫法
、侵笇ч喿x,了解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歷史。
提問:你知道了什么?
。ㄈ┩茖A的周長計算公式。
、盘釂枺阂阎粋圓的直徑,該怎樣求它的周長?板書:C=πd
請同學們從表格中挑一個直徑計算周長,然后跟測量結果比比看,是不是差不多?
⑵提問:告訴你一個圓的半徑,合計算它的周長嗎?怎樣計算?板書C=2πr。
提問:"幾何畫板"上的小球軌跡形成的圓你會求周長嗎?
學生和自己的伙伴一起解答例1和做一做并說出這兩題用哪個公式比較好?
三、應用新知,解決問題
1、和自己的伙伴一起解答例1和做一做
2、說出這兩題用哪個公式比較好?
四、實踐應用,拓展創(chuàng)新。
⒈基礎性練習:
。1)求下列各圓的周長(幾何畫板)
r=3厘米 d=4厘米
。2)、我們現(xiàn)在有辦法求唐老鴨跑的路程嗎?
、、判斷
、賵A的周長是直徑的π倍。( )
、诖髨A的圓周率小于小圓圓周率。( )
3、提高練習
在我們校園內有一棵很大的樹,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測量到這棵大樹截面的直徑?
五、總結評價,體驗成功
1、你學到了什么? 2、你是怎么學到的?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奧數(shù)網(wǎng)微信
ID:aoshu_2003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中考網(wǎng)微信
ID:zhongkao_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