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——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
來源:第一范文網(wǎng) 2009-06-23 19:31:45

八月秋高風怒號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茅飛度江灑江郊,
高者掛罥長林梢,下者飄轉(zhuǎn)沉塘坳。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,
忍能對面為盜賊,公然抱茅入竹去。唇焦口燥呼不得,
歸來倚杖自嘆息。俄頃風定云墨色,秋天漠漠向昏黑。
布衾多年冷似鐵,驕兒惡臥踏里裂。床床屋漏無干處,
雨腳如麻未斷絕。自經(jīng)喪亂少睡眠,長夜沾濕何由徹。
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,風雨不動安如山。
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,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。
作者:
杜甫(712-770)字子美,原籍襄陽。一生坎坷。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(zhuǎn)衰的歷史過程,被稱為“詩史”。以古體、律詩見長,風格多樣,而以沉郁為主。被后世詩家尊為“詩圣”。有《杜工部集》。
注釋:
茅屋:即乾元三年(760)春,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畔蓋起的草堂。陸游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一載:“杜少陵在成都有兩草堂:一在萬里橋之西,一在浣花居。”“草堂”之稱,有自謙卑陋之意。
掛罥:纏繞,牽掛。
竹:指竹林。
呼不得:呼喊也止不住,茅草要不回來。
云墨色:言烏云密布。
漠漠:迷蒙昏暗貌。
何由徹:如何捱到天亮。
大庇:全部遮蓋。
突兀:高聳特出貌。
見:同“現(xiàn)”,顯現(xiàn)。
賞析:
這是一首顯示偉大詩人開闊胸襟的名篇。歷代詩人為杜甫的博大胸懷欽佩不已。大風破屋,大雨淋漓,詩人長夜無眠,感慨萬千,推己及人,浮想聯(lián)翩,于是奮筆疾書,充分抒發(fā)了憂國憂民的情感,“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”的宏誓大愿,千百年來震撼了千千萬萬人的心弦!
相關(guān)文章
- 小學1-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
-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(shù)英三科試題匯總
- 小學1-6年級數(shù)學天天練
- 小學1-6年級奧數(shù)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
- 小學1-6年級奧數(shù)練習題整理匯總
- 小學1-6年級奧數(shù)知識點匯總
- 小學1-6年級語數(shù)英教案匯總
- 小學語數(shù)英試題資料大全
- 小學1-6年級語數(shù)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
- 小學1-6年級語數(shù)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
- 小學1-6年語數(shù)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