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數(shù) > 小學資源庫 > 教案 > 小學語文教案 >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> 正文
2009-07-14 20:01:33 下載試卷 標簽:語文
課文是一篇描寫江南春水的優(yōu)美散文。課文通過詩化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,贊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還貴,比銀子還亮,美得讓人沉醉。這篇散文由9個或長或短的段落錯落成章,卻又"形散而神不散"。開篇由兩個設喻精巧的疑問句引領全文,接下來,用"是春天的豎琴"、"是春天的明鏡"充分展現(xiàn)三月桃花水的美麗,它的美,美在"有聲"又"有色",也就不露痕跡的回應了開篇的問題。結(jié)尾是作者由衷的贊美,直抒心意,這"比金子還貴、比銀子還亮"的三月桃花水,已經(jīng)流進了愛上它的人們的心中,已經(jīng)為它深深著迷、沉醉。課文結(jié)構(gòu)清晰,線索明朗,文字優(yōu)美,韻味無窮。三月桃花水的美是與淳樸、恬靜的鄉(xiāng)村生活緊緊相連的。全篇皆是清新淡雅的詞句,并巧妙運用了比喻、擬人、排比等修辭方法,再糅合了作者濃郁的喜悅、喜愛之情,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水的真摯情懷。
教學目標:
1、能夠正確認讀"絢""纖"等生字和課文中"琴弦"、"裹著"、"草如茵"、"掬一捧"、"應和"、"裊裊炊煙"等詞語。并能理解課文中"絢麗"、"催促"、"草如茵"、"纖細"、"應和"、"豎琴"、"沉醉"、"柳如眉"等詞語。
2、能夠正確書寫生字詞。
3、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,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赤子之情。
教學難點:
積累課文中的好詞好句,能找出課文中運用比喻、擬人、排比等修辭方法的句段,并能體會作者使用這些修辭方法的用意,感受本文"文字優(yōu)美、意境清新"的特點。結(jié)合平時學生作文中詞語貧乏、句式老套的毛病,鼓勵學生在積累的基礎上學習模仿造句、寫話。
教學重點:
培養(yǎng)學生熟讀成誦的習慣,既能使學生積累優(yōu)美詞句,又能使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提高語言表達的語流、語感能力。
教具準備:
鄉(xiāng)村生活、生產(chǎn)的圖片或課件。
教學過程:
第一課時
一、導入:
昨天,老師帶你們看了一次春潮,現(xiàn)在耳邊好象還響著轟隆隆的春潮聲。
今天,老師要帶你們?nèi)ト碌奶一ㄋ,到那里,我們又會有怎樣的奇遇呢?/p>
。ò鍟n題:三月桃花水)
二、初讀課文:
1、學生自由朗讀課文,在課文中畫出讀不準的字詞。
2、指名分節(jié)朗讀,教師相機訂正錯誤的讀音。
3、結(jié)合學生的質(zhì)疑學習生字:(辨析字音、字形)
絢 弦 纖 和(多音字) 裊 茵 掬 裹(衷) 淌(躺) 犁(梨) 瓣(辯)
4、學生兩人一組,齊讀課文,互相檢查是否讀準字音。
5、教師提問:這篇課文描寫的三月桃花水,給你們留下什么樣的印象?(三月桃花水是美麗、迷人 、令人陶醉的)
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和情感來讀課文?(用歡喜的心情、輕快的朗讀方式)
教師范讀。學生邊聽,邊畫出課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詞句。
6、學生質(zhì)疑。(對于學生提出的、較容易的字詞問題,如果有其他學生能夠解決的,就應該多讓學生用自己的表達方式、理解方式解決,因為這是學生的初步自學過程,不要要求盡善盡美。對于比較難的問題,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繼續(xù)學習。)
三、再讀課文:
1、學生自由朗讀:比一比誰讀得流暢而有感情。
2、指名讀第一自然段。
思考:這一段文字里有幾句話?是什么句式?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?在課文中找出和這兩句話對應的段落。(兩句話,是疑問句,分別對應3、4自然段和5、6自然段)
3、教師引導:
"是什么聲音"――三月桃花水的水聲(把"流水聲"比喻成"小鈴鐺"的聲音,清脆悅耳。)
"是什么光芒"――三月桃花水的水面(把"明鏡"般的水面比喻成"絲綢",明亮耀眼。)
四、布置作業(yè):
1、感情朗讀課文。 2、抄寫生字詞,積累好詞好句(選擇自己理解了的詞語造句)。
第二課時
一、檢查朗讀情況:
1、讓學生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或自己認為能讀得最好的段落。
2、提問: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?你為什么覺得這段比較好讀?
(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,如果沒有明顯的錯誤,就不要否定學生或幼稚或離譜的回答,因為這是孩子對課文的初步感知,即使有不夠準確的地方,教師要重在適當引導,而不是強調(diào)唯一答案。也可以就此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,鼓勵他們完整、準確地表達。)
二、學習課文:
1、齊讀第二自然段。思考:當你讀這一段時,你眼前會出現(xiàn)怎樣的景象?
2、課件展示。
3、結(jié)合學生的回答,教師相機點撥:
"呵,河流醒來了!"――一個語氣詞"呵",表現(xiàn)了作者乍見春水的興奮之情;一個"醒"把被束縛一個冬天的河水重獲新生的喜悅寫活。(擬人方法)
流動的水在舞動朝霞,水中的浪花、旋渦,在作者筆下成了"櫻花""酒窩"(比喻)
4、分男、女生讀描寫"水聲"、"水面"的段落。
5、小組自學: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。它彈奏出哪些不同的音樂?這些不同的音樂與鄉(xiāng)村生活有什么關系?
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。為什么是明鏡?它照出了什么美景?
6、教師提問:
課文的第3―6自然段,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?找出來,讀一讀,思考:作者為什么這樣寫?(把"桃花水"比喻成"豎琴""明鏡",把"波紋"比喻成"琴弦",第4自然段運用了排比、擬人方法,把"柳枝"比喻成"長發(fā)",把衣著艷麗的"姑娘"比喻成"花瓣")
7、學生自由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。
聯(lián)系上文,思考:為什么三月桃花水比金子還貴,比銀子還亮?結(jié)尾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受?(因為桃花水與農(nóng)村生產(chǎn)息息相關,所以比 金子還貴,因為它純凈透明,所以比銀子還亮。)
。ㄈ绿一ㄋ屗幸娺^它的人深深地陶醉,掬一捧,品一口,就好像美妙無比的桃花水流進我們的心里,讓我們永遠銘記。結(jié)尾表達了作者對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贊美和無比熱愛。)
8、有感情地朗讀全文。
思考:讀《三月桃花水》和讀《春潮》時,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?
三、拓展:
1、反復朗讀課文中優(yōu)美句段,模仿句段,寫一寫四季之一的自然景觀,或?qū)懸粚懘禾煊螆@的見聞(也可安排在課后進行)。
2、感情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,發(fā)揮想象: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,你會對燕子、垂柳、姑娘等照在水面的朋友說什么?
四、布置作業(yè):
1、熟讀課文,并嘗試背誦。
2、形近字組詞:
梨 鞠 纖 瓣 鳥 裹 琴
犁 掬 遷 辯 裊 衷 鈴
辮 衰
辨
板書設計:
三月桃花水
什么聲音? 豎琴
沉醉
什么光芒? 明鏡
教學反思:
《三月桃花水》是一篇十分優(yōu)美的散文。這篇散文,不僅文字優(yōu)美,意境清麗,而且文章結(jié)構(gòu)精巧,前后文之間,有問有答,各個段落在錯落中,又有句式的重復和押韻,讀起來瑯瑯上口,聽起來令人身心愉悅。
所以在教學中,我首先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,包括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性的自學朗讀和課后鞏固性的朗讀;課堂采取各種形式的朗讀,在朗讀中熟悉生字詞的字音,初步了解課文意思、課文結(jié)構(gòu),以及初步感知課文的意境;邊讀邊想象,在朗讀中創(chuàng)設情境,理解課文的意境;把對春天、春水的喜愛、欣賞之情帶到朗讀中,讓學生有感情、有意境的朗讀。另外在本文教學過程中,我充分給學生自學的空間,讓學生在預習中,在朗讀中,在小組活動中,在各個思考問題的設置和回答的過程中,都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,有意識地訓練學生自學能力。再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串講課文,教師只要針對課文中疑難之處進行適當引導、點撥,學生就能在自我領悟的基礎上,逐步深入課文的精妙之處,更能真切的與作者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產(chǎn)生共鳴。
教學建議:
1、注重多種形式的朗讀,以及課前、課堂上、課后的朗讀訓練和監(jiān)督,不同層次和時間段的朗讀要有不同的目標!洞撼薄、《三月桃花水》兩篇課文對比朗讀,可結(jié)合"語文天地"中"我的摘錄筆記"進行。
2、培養(yǎng)學生的自主能力。本課雖然意境優(yōu)美,但文字并不深奧難懂,課文篇幅適中,結(jié)構(gòu)明朗,可以適當放手讓學生自學。學生在思考、發(fā)言、小組學習過程中,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"語文天地"中"金鑰匙"的學習方法。
3、課文文字優(yōu)美,好字好句,隨處可見,除了可以進行常規(guī)的詞句積累,也可作為本單元"筆下生花"的范文,讓學生在學習課文、模仿句段的基礎上,體會怎樣觀察春天景色,怎樣用比較準確、生動、優(yōu)美的語言描繪春天春水。
4、農(nóng)村教師教學本課時,有自己的優(yōu)勢,可引導學生結(jié)合自己的生活經(jīng)歷,理解課文,找一找自己感受的春水之美和作者發(fā)現(xiàn)的春水之美之間的差距。對于依山傍水的農(nóng)村小學而言,學習這篇課文時,教師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地理資源。課文中很多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、鄉(xiāng)村生活的場景,學生都似曾相見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(lián)系自己的生活經(jīng)歷來理解課文,這樣能更真切地體會到春水的金貴和明凈。對于城市小學教師,在教學本課時,要適當準備一些展現(xiàn)鄉(xiāng)村生活的圖片、課件等輔助性教學資源,幫助學生感性地認識鄉(xiāng)村生活、生產(chǎn)和春水的關系。也可以適當?shù)匾龑W生回顧春游活動中,有關水邊玩耍的樂趣,從水面觀察到的情景,通過類比的方式,讓學生理解課文意思。另外,課文中有一幅朦朧的春景插圖,教師可以根據(jù)自己的需要適當利用。針對城市孩子的生活實際,教師可把這篇課文安排在春游之后學習,或在課前安排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進行一次游園活動,并記錄下自己的感受。此項活動布置,也可結(jié)合"筆下生花"作文訓練前的觀察筆記,同時進行。
一、教學內(nèi)容組成:
本單元的主題是"花",編者從寫花、種花、贊花、以花喻人等幾個角度選編課文,并按照這幾種思路指導學生習作。本單元由三首古詩、一篇散文詩、二篇記敘文和一個語文天地組成。三首古詩分別是:杜甫的《江畔獨步尋花》、葉少翁的《游園不值》、阮元的《吳興雜詩》。散文詩是《花之詠》。二篇記敘文分別是:《種一片太陽花》和《朱德與蘭花》。這些課文都傳達出生生不息的活力,體現(xiàn)作者對美、對光明的追求。語文天地還安排有"日積月累"、"暢所欲言"、"初顯身手"、"筆下生花"等練習。
二、內(nèi)容分析與教學建議
。ㄒ唬┕旁
《江畔獨步尋花》描繪了一幅百花盛開,黃鶯在枝頭鳴叫,蝴蝶在花間飛舞的春景圖,表達了詩人愉快的心情!队螆@不值》寫作者想游園看花卻進不了門,本來是一件掃興的事,但他從露出墻頭的一枝紅杏想象滿園的春色,感受到春天的美好,心情由掃興轉(zhuǎn)為欣慰!秴桥d雜詩》描繪了江南的田園風光。
教學建議:
1、古詩的詩句以學生誦讀為主,朗讀要貫穿于教學始終,在讀中整體感知,在讀中自悟詩句的意思。
2、通過比較閱讀,體會詩雖然都描寫了春天的景色,但寫作的角度和內(nèi)容卻各有特色,表達的思想感情也有所不同。教學中,既要讓學生體會春天的美好以及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,同時還要讓學生感受各首詩的區(qū)別,從而培養(yǎng)學生的審美情趣,豐富學生的情感。
3、指導學生朗讀、背誦,讀出詩所表達的情感及詩人心情的變化。
4、可讓學生根據(jù)自己的想象把詩歌描寫的意境畫出來。
5、可讓學生搜集寫花的詩歌,開一個詩歌朗誦會。
。ǘ┥⑽脑
《花之詠》是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倫散文集《淚與笑》中的一篇 。詩人采用擬人的寫作手法以第一人稱"我"的口吻寫出了花的心聲;在前三段"我"分別把自己比作了"大地心中的一句話"、"墜落在草地上的一顆星星"、"大地的女兒",第四小段講了自己的用途是"朋友間的禮物"、"新娘頭上的鮮花",甚至是"崇拜逝者的贈物";在第五、六 段"我"又歌頌自己從清晨到黃昏,從大地到空中與微風攜手、同百鳥相伴的幸福美好生活;第七段則表達了花的理想――追求光明。文章表面是關于花的描寫,實際作者與花已經(jīng)融為一體,花的理想與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與追求。詩人以流暢的語言,清新的文筆,瑰麗的想象 ,新奇的比喻,從平易中發(fā)掘雋永,在美妙的比喻中啟示深刻的哲理。
教學建議:
1、課文是練習朗讀和積累的范文,最好能配樂朗誦。把朗讀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,在讀中積累,讀中感悟。
2、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用不同形式表達自己讀后的感受。
3、引導學生背誦喜歡的段落,更應鼓勵學生背誦全文。
4、學習作者第一人稱擬人化的寫法,引導學生試著仿寫一段。
5、做好摘錄筆記。
。ㄈ┯洈⑽
《種一片太陽花》是一篇內(nèi)涵豐富、情理兼美的散文,寫了種花的過程。文章以人們對自然的渴望為緣由,以"差不多沒有人不喜歡花"為線索,突出了花朵在人的生活中看似無足輕重,實則不可或缺的地位。機關四合院缺少色彩、缺少生氣,"夏天,烈日當空,磚鋪的院地像火爐那樣散發(fā)著熱,叫人焦躁難忍。"這樣的現(xiàn)實環(huán)境與人們心理情緒相沖突,共同的欲望促成共同行動,大家一起種下太陽花;ㄩ_得生機勃勃,從初夏到深秋,經(jīng)久不衰,人的情緒,精神有了寄托,連不愛花的人都被這種自然美吸引了。太陽花的短暫與頑強,新舊交替讓作者聯(lián)想到人生人事,引發(fā)出令人深思的生活哲理。
《朱德與蘭花》記敘了革命戰(zhàn)爭年代伍若蘭拼死掩護領導同志突圍而身陷囹圄、壯烈犧牲的往事,說明朱德喜歡蘭花的原因,表達朱德對妻子伍若蘭的思念。課文借花贊人。
教學建議:
1、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條理,體會作者"借花喻人"、"借花贊人"的寫法。
2、引導學生朗讀,語文教學應以語感培養(yǎng)為核心;語感只有通過多讀、多品、多揣摩才能形成。朗讀是語文課的第一教學法,通過朗讀把課文語言內(nèi)化為學生的心理結(jié)構(gòu),熏陶情感,啟迪思想,于潛移默化中達到德育美育的目標!斗N一片太陽花》也較適合朗讀。
3、讓學生積累好的語句,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并鼓勵學生背誦課文中的精彩片段。
4、課文中的生字生詞,通過字典、詞典自學,教師要注意糾正。
。ㄋ模┱Z文天地
語文天地中的練習不是放到最后處理 ,而是應該穿插在整個單元的教學中。如"日積月累"中的練習應在每課后進行 ,教師要及時檢查與指導。"暢所欲言"最好與"筆下生花"結(jié)合起來,先說后寫,寫完后,可以選擇相同題目的習作,請這些同學傳閱交流,互相評議,完善作文。"初顯身手"可以分組辦"百花"圖片展,每組選一人在班上交流,進行互評。教師要予以鼓勵。
(五)課時建議 建議本單元教學9課時。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奧數(shù)網(wǎng)微信
ID:aoshu_2003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中考網(wǎng)微信
ID:zhongkao_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