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數 > 小學資源庫 > 教案 > 小學數學教案 >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> 正文
2009-10-06 10:42:48
教學目標:
1、在學生理解速度、時間、路程三量之間關系的基礎上,初步學習相遇問題中速度和、相遇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,并理解三量的含義。
2、進一步培養(yǎng)學生的分析推理和遷移的能力,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。
3、培養(yǎng)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積極情感。
教學重點:能準確地理解并敘述速度和、相遇時間及路程的含義。
教學過程:
一、復習引入:
1師:同學們,我們每天都在走路,比如今天我們就從我們學校出發(fā)共同來試驗二小上課。我們走的是同一段路程,你們是坐車來的,用了20分鐘就到了,老師是騎車來的,用了25分鐘才到。這里面有沒有數學問題呢?
師:在走路中涉及的數學問題,主要就是速度、時間和路程這三量之間的關系問題。
這三量之間是什么關系呢?(速度×時間=路程)
師:你能根據這個關系式編一道題嗎?(板書算式)
2、匯報作業(yè):(小組)
邊表演邊講解
二、新課:
1、師:同學們遇到這么多情況,今天這節(jié)課我們就重點研究兩個人從兩地同時出發(fā),相對行走最后相遇的這種情況。
板書課題:相遇問題
2、出題
小明和小紅是一對要好的朋友,他們每天都約好早上7:30從家出發(fā),4分鐘后兩人正好在學校門口相遇。小明每分走50米,小紅每分走60米,你知道小明家離小紅家有多遠嗎?
。1) 學生說已知條件,師在黑板上畫圖。
50米 4分鐘相遇 60米
小明家 學校 小紅家
?米
師:(介紹學具:綠色紙條表示什么?小明的速度 粉色紙條表示什么?小紅的速度 這條線段表示什么?路程)
。1) 先用學具演示,兩人從同時出發(fā)到相遇的過程。
。2) 通過演示,看看你能用幾種方法解答?
。3) 說說每種方法你是怎么想的嗎?
3、小組演示,討論。
4、小組匯報:(邊擺邊說)
。1)50×4+60×4=440(米)
師:你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嗎?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奧數網微信
ID:aoshu_2003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中考網微信
ID:zhongkao_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