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數(shù) > 小學資源庫 > 教案 > 小學語文教案 >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> 正文
2009-12-20 18:35:22 下載試卷 標簽:一年級 教案 語文
國標本小語課文《小松樹和大松樹》,短小精悍,文字淺顯。在教學中,我針對低年級的兒童特點,利用富有童趣的黑板貼畫,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進行言語實踐活動。
一、感知貼畫激興趣
在學生初讀課文、認識生字新詞的基礎(chǔ)上,我開始引導學生細讀課文,體會童話的思想內(nèi)涵。第一自然段,在指名學生朗讀后,我對學生說:“今天,老師帶來了許多漂亮的貼畫,想認識一下嗎?”接著,分別出示“小松樹”、“大松樹”、“風伯伯”、“大山爺爺”的貼圖,讓學生結(jié)合它們的特點,猜測它們的年齡,然后根據(jù)課文的意思把圖貼到黑板上去,一邊貼一邊進行口語訓練:(什么地方)有(什么)?(誰)長在(什么地方)?(長得怎么樣)?結(jié)合學生的回答,我還送他們幾個詞語:粗壯、茂盛、矮小,請學生讀一讀,這樣,既幫助了學生注意詞匯的積累,又為下文學生的自由表達作鋪墊。
二、體驗貼畫促讀悟
課文第二、第三自然段方要寫了小松樹和風伯伯的一組對話,這是指導學生朗讀感悟的重點段。為了維持和強化學生的興趣,我把這兩段話分別設(shè)計成了兩幅連環(huán)畫式的貼圖,學生覺得十分新鮮,不由自主進入了課文的情境之中。接著,我引導學生邊看圖,邊讀文,充分展開想象,體會文中各個角色的個性、品質(zhì)。首先提問:從小松樹的話語中你能感覺到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?你是從哪里看得出來?學生很快體會到了小松樹的自高自大、輕浮、傲慢無禮。然后指導學生充當角色表演朗讀小松樹的兩句話后,我又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大松樹的特點,我故意面對學生說:“小松樹這是在嘲笑大松樹呢。”又低頭問扮演大松樹的同學:“大松樹啊大松樹,小松樹這般嘲笑,你心里怎樣?”我于是順水推舟,用手指向黑板上的圖,說:“我們來看圖上的大松樹。他不但不生氣,還笑瞇瞇的呢。
這是為什么呀?”學生通過朗讀,明白到大松樹的寬容,因而對文中風伯伯的話有了更深的體悟,讀起來就更入情入境了。
在教學第四段時,我讓學生以“小松樹”
的口吻來說話,跟“大松樹”道歉,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,又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接受了品德教育。
三、表演貼畫求創(chuàng)新
兒童具有喜好活動的天性,充分而自由的活動總是能激發(fā)其身心結(jié)構(gòu)中巨大
而無限的潛能。通過以上的言語實踐活動,課堂氣氛是相當和諧和活躍的,這時進行整體性表演最能表達學生的情感。在學生熟讀成誦后,我給學生戴上頭飾,讓他們演一演,表演內(nèi)容可以是以課文為主,也可以根據(jù)教師的解說詞創(chuàng)造性地表演,這樣的表演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樂趣,即使是一些膽小的同學,在活躍的課堂氣氛感染下也大膽地走上了講臺,他們把自己融入角色,沉浸在創(chuàng)造的快樂中。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(guān)注奧數(shù)網(wǎng)微信
ID:aoshu_2003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(guān)注中考網(wǎng)微信
ID:zhongkao_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