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數(shù) > 小學資源庫 > 教案 > 小學語文教案 >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> 正文
2017-03-02 14:44:29 下載試卷 標簽:北師大版 語文教案
教學目標:
1、 認識2個字。
2、 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,背誦古詩。
3、 體會作者在詩句中蘊涵的思想感情,體會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。
教學重難點:
有感情地朗讀古詩。了解詩句的意思,體會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。
教學課時:1課時
教學準備:多媒體
教學過程:
一、 導語
唐代詩人羅隱以《蜂》為題寫了一首詩,贊美了蜜蜂為釀蜜而勞苦一生的品質(zhì),那在這一首詩中,還會不會蘊涵著其他的思想感情呢?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。板書課題,簡介詩人。
二、 初讀古詩
1、 自由讀古詩,讀完后同桌合作識字。
2、 反饋識字情況,了解生字意思。
3、 再讀古詩,注意把句子讀流利。
4、 指名讀、齊讀古詩。
三、 學生質(zhì)疑,初步感悟
1、 結(jié)合教學掛圖、注釋,自學古詩,提出不懂的問題。
2、 學生質(zhì)疑,同學之間互相答疑。師作點撥講解。
。1)“不論平地與山尖,無限風光盡被占”寫出了無論平原田野還是崇山峻嶺,凡是景致最美的地方都有它們奔忙的身影。以“借物喻人”的手法表現(xiàn)出勞動人民終日勞作的辛苦。
。2)“采得百花成蜜后,為誰辛苦為誰甜?”詩人以一個問句寫出對勞動人民終日勞碌卻常被剝削的同情,以及對剝削階級的憤慨之情。
3、 指導朗讀。
4、 嘗試背誦古詩。
四、 小結(jié)
這首詩以“借物喻人”的手法表現(xiàn)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之心,這樣寫比直接接效果會更好。學了這課后,你們也可以將這一表現(xiàn)手法運動到自己的寫話中去。
板書設計:
古詩二首
蜂
為誰辛苦 為誰甜
貢獻了一生
不求名利 為人類所造福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(guān)注奧數(shù)網(wǎng)微信
ID:aoshu_2003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(guān)注中考網(wǎng)微信
ID:zhongkao_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