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數(shù) > 小學資源庫 > 教學論文 >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> 五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> 正文
2018-03-14 15:15:27 下載試卷 標簽:教學論文 學習樂趣
二、在課堂評價中享受學習的樂趣
在傳統(tǒng)的教學中,教師是“權威”,主宰著整個教學過程。教師提出問題,學生只要回答“對”或“不對”,而后教師以“法官”的姿態(tài)作出評價,學生的回答只是為了迎合教師心中的標準答案。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只是“權威與依存”的關系。如果教師把評價權還給學生,那么學生的積極性就提高了,自然成了課堂的主體、學習和主人。
1.在評價中張揚個性。素質教育是針對“人”的教育,這就要求教育要關注個性的發(fā)展,重視人的個性化、多樣化,使其適應社會多元化的需要。如《小河的歌》一課文抒發(fā)了一條小河長年累月,無論白天黑夜、寒來暑往,都默默承受著寂寞、干渴,卻不停地快樂流淌著,為人們播種希望與幸福的精神。顯而易見,這篇文旨在培養(yǎng)學生從小事做起,堅持不懈,勇于奉獻的精神。但課堂實踐中我們應該怎樣實施呢?教師可以在課后組織學生對清潔工人、公共汽車司機、售票員或父母進行采訪,采訪后讓學生充分發(fā)表自己的意見,給學生以表現(xiàn)個性,展現(xiàn)自我的時間與空間,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。
2.在評價中培養(yǎng)聽說能力。聽、說、讀、寫作為學生應具務的語文能力的四個方面,是整個語文教學中需著力提高的。我們把評判的權利交給學生,使其吸收優(yōu)點的同時能夠明確指出存在的不足。在這個過程中,學生必須仔細地聽辨,指出自己與他人的異議所在,并在頭腦中迅速進行思考,如“我認為某某在哪些方面說得很好,但有一點我不能認同……我的想法是這樣的……”學生充分發(fā)表自己的見解,使其使用評價性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大大的提高。
3.在評價中形成師生間民主的氛圍。把批判權交給學生,教師不再是管理者、領導者和信息的傳遞者,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、幫助者、合作者和激勵者。學生也不再是迷信教師口中的“標準答案”,他們用“我覺得(或我認為)……,因為……”的句式來表達自己的見解。這種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,便是開發(fā)學生智力、發(fā)揮學生創(chuàng)造力的最佳土壤。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奧數(shù)網(wǎng)微信
ID:aoshu_2003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中考網(wǎng)微信
ID:zhongkao_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