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心理健康如何調(diào)節(jié) (2)
來源:網(wǎng)絡資源 文章作者:奧數(shù)網(wǎng)整理 2019-02-17 20:45:45

3.心理健康
研究表明,我國兒童心理精神障礙發(fā)病率為10%至20%,嚴重精神病占比達3%。這是一個讓人觸目驚心的事實,但是,更可怕的是,還有許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。
美國心理學家Alessandri和Lewis做過一個實驗,他們邀請一些4~5歲的孩子和他們的母親到實驗室“玩耍”,研究人員讓孩子們做一些活動,如搭積木、滾球等。孩子們有時成功,有時失敗,然后研究人員記錄下孩子和母親的反應。
記錄顯示:那些更關注孩子“缺點”或“錯誤”,在孩子失敗時嚴厲指責孩子的母親,其孩子在失敗時,更容易顯得羞愧和自責,在成功時卻很少感到驕傲、自豪。與之相反,那些更關注孩子的積極表現(xiàn),并且肯定、認可孩子的母親,其孩子在成功時會表現(xiàn)驕傲,在失敗時,很少表現(xiàn)出內(nèi)疚、自責。
情緒是信號,壓抑和隔離會阻礙孩子,使孩子情感流動變差。要幫助孩子疏導情緒,掌管和運用情緒,用愿景和激烈去引導孩子,幫助孩子戰(zhàn)勝恐懼,建立自信,增加孩子承載痛苦的能力,用積極的心態(tài)去面對學習和生活。
4.身心健康
一個人的生理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心理的變化。通常身體柔弱的人比較多愁善感,而健康的人比較開朗樂觀。比如林黛玉和薛寶釵,就是兩個鮮明的對照。
西方教育,注重孩子的體育鍛煉,以此來培養(yǎng)孩子的團隊精神。中國的教育,以考試為導向,對孩子的體育鍛煉不夠重視,導致孩子的體質(zhì)較差,“弱不禁風”。
我家孩子每天堅持跳繩,或是轉(zhuǎn)呼啦圈,偶爾周末的時候,我陪她打羽毛球。運動是釋放壓力的有效方法,每晚要留出10分鐘時間,活動一下身體,釋放一下能量和活力。
父母要允許孩子公開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,特別是當孩子有不良情緒時,不能強行地讓孩子自我壓抑,更不能用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方式,壓抑孩子的情緒。家長們應該意識到。
保持健康的心理,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,也是我們父母應盡的義務。
相關文章
- 小學1-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
-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(shù)英三科試題匯總
- 小學1-6年級數(shù)學天天練
- 小學1-6年級奧數(shù)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
- 小學1-6年級奧數(shù)練習題整理匯總
- 小學1-6年級奧數(shù)知識點匯總
- 小學1-6年級語數(shù)英教案匯總
- 小學語數(shù)英試題資料大全
- 小學1-6年級語數(shù)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
- 小學1-6年級語數(shù)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
- 小學1-6年語數(shù)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